学习动态
  •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为积极响应水利部“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推进“创新领航”,实现“智水先行”,3月24日,公司开展了以数字孪生为主题的第三期“AIWATER技术沙龙”交流会。
  • 我司配合供水企业采用智能一体式取水栓或对消火栓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数字水务系统实现对消火栓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常态管理,解决传统消火栓管理难、成本高、降低消防风险。
  • 本期主题名为《筑牢信息安全意识堤坝,我们应该怎么做》,主讲人张旭斌通过多个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剖析相关危害与问题根源,深刻展现当前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安全态势——黑客入侵、信息泄露、网络钓鱼、后门监控等事件屡屡出现,影响力广,破坏性强,令人防不胜防,也提醒大家谨慎对待网络信息,以免踏入陷阱。
  • 为创建学习型团队、培养知识型员工,提升队伍素质和执行力,着力打造品牌人才培养体系,水投数科正式启动“AIWater技术沙龙”知识分享活动,搭建一个知识共享、业务融合、相互促进的学习共享平台。首期开始啦,各位读者和小编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 在数字水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同时也要求能够对数据进行高效的读取和处理。而我们常见的数据库,比如oracle、mysql等,都是将数据存放在磁盘中。这种存储机制并不足以应对业务系统对数据库产生的增、删、查、改带来的庞大IO压力。所以数据库缓存技术就此诞生,用以实现热点数据的高速缓存,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缓解后端数据库的压力。
  • 近年来我国城乡供水量、供水管长、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逐年增长,但因管道老化、超期服役的管网、管理技术仍不够完善等问题,城乡供水管网漏损现状不容乐观。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以下简称“水十条”),再次重申了城市供水漏损控制的工作目标:“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
  • 近期,随着大田水务新版营业收费系统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标志着大田水务的营业收费模式正式完成升级,成功进入更智能、更安全、更规范的营业收费时代!
  • DMA分区管理是通过截断管段或关闭管段上阀门的方法,将管网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每个区域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安装流量计,从而实现对各个区域出入流量的监测。
  • 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网的非正常工况问题(如管网渗漏、爆管、水压不足等),在数字水务建设中,通过安装流量计或关闭阀门,将整个供水管网划分为多个计量区域,使维修人员更精准定位漏损严重区域,并辅助安装压力计、水质监测、水听器、噪声记录仪等仪器对管网压力、水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相关数据,实现爆管、漏点的精确定位。
  •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近年来,相关部门频繁颁发关于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应用BIM技术的文件,其重要性、发展前景可见一斑。
Copyright   福建省水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2021017332号